胡敏聊教育 | 發現孩子的“可遷移能力”,讓孩子自己成為一顆閃閃發亮的“星”
發布時間:2023-09-21 關鍵詞:胡敏聊教育家長的憂慮與理解
有些家長憂心忡忡地問我:“胡老師,我們家孩子癡迷于追星怎么辦?”
理解家長的憂慮,也理解年輕人的“狂熱”,誰沒有年輕過呢?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癡迷,年年歲歲花相似,歲歲年年人不同。心理學上,把追捧“愛豆”的行為稱之為“映射”。孩子們喜歡的不僅僅是這個明星,更喜歡的是透過明星看到的自己。他的容顏,他的愛情,他的事業,他的工作氛圍,他的生活方式,他熠熠生輝的一切。有一天,狂熱會退潮,少年會成長,但轟轟烈烈地投入過,就不后悔。
引導與鼓勵的育兒策略
我認識一個媽媽,她的孩子也追星,但她的引導方式很好玩,她通過孩子追星的行為,洞察到孩子的“可遷移能力”,進而鼓勵孩子去發展這些能力,孩子收獲的是更清晰的自我認知與數倍的成長。
如孩子組織小粉絲們去應援,她表揚:“你的組織能力、管理能力很厲害!”孩子精心設計海報、做表情包,她驚嘆:“你真有創意!”孩子響應明星的號召賑災,她說道:“我看到你滿滿的愛心。”
長期下來,孩子都不好意思不好好學習了,老媽這么欣賞自己,能與自己共情,不干出一番成績來,對不住人!孩子也意識到,唯有自己強大了,才能更好地追星,甚至把自己打造成一顆星!
包容卻不縱容,精細管理卻又張弛有度;既做父母,又做孩子最可信賴的朋友。我身邊那些聰慧的爸爸媽媽,都掌握了這些“訣竅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