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敏聊教育 | 給孩子一把平等交流的“椅子”
發布時間:2023-09-12 關鍵詞:胡敏聊教育不厭其煩地解答各種提問,不怕學生質疑,直到學生悟“道”。這是教育的真諦。與尋求真理相比,面子一點兒也不重要。
開放式教學與積極自主學習
有一次,我去國外大學參觀時,看見一個“奇怪”的現象:
一個教室里,同學們坐著圍成一圈兒,老師站在中間,與孩子們面對面平等地交流著??瓷先ジ褚蝗号笥言诹奶?,不太像上課。
后來,我了解到,原來,國外很多大學,提倡探討式、開放式、互動式的教學,希望激發同學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。如果學生們總是很乖、很安靜,沒有自己的思考,老師反而會覺得自己有點兒“失敗”。
敢于探討,敢于直言不諱地說出自己的意見,這樣的學生不會被視為“另類”。
鼓勵質疑與平等交流
老師不是不可侵犯的權威,而是可以平等探討問題的對象,這樣的師生關系,無疑是對孩子生命力、創造力的保護。
鼓勵弟子們質疑,我國古時候就有了?!妒酚?middot; 孔子世家》記載,魯定公十四年,56歲的孔子代理國相職務,他春風滿面,打算施展抱負。弟子就質疑他:“聽說君子,禍事到了不畏懼,福氣來了不會喜形于色?”意思是,老師,您當個官,就飄啦?孔子沒生氣,還承認:“的確有這么個說法。”后來,他努力當一個好官,讓魯國民風淳正,路不拾遺。
另一個弟子叫司馬牛,也喜歡提問,是那種層層遞進的波浪式提問法。按今天的說法,就是有一點點“杠精”。司馬牛問孔子:“什么是仁?”孔子說:“說話謹慎就是仁。”
司馬牛進一步發問:“說話謹慎,這就是仁嗎?”孔子說:“做起來很困難,說起來能不慎重嗎?
身為,不厭其煩地解答各種提問,不怕學生質疑,直到學生悟“道”。這是孔子偉大的地方,也是教育的真諦。越是大人物,越是師長,越要謙遜、求真。面子重要么?不,與尋求真理,獲得真知相比,一點兒也不重要。
老師也好,家長也好,愿我們都給孩子一把平等交流的“椅子”,把聆聽他們的提問當作快樂幸福!